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》读书笔记



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——战略、范围、结构、框架、表现。

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产品经理为业,但在我看来,产品经理是一类人,他的做事思路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生活问题。只要你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,转化为一个需求,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,争取到支持,发动起一批人,将这个任务完成,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跟踪、维护这个产物,那么,你就是产品经理。至少你已经是自己的产品经理。

产品就是要同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和公司的问题,一个都不能少!

管理的能力,其实就是“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事情做成”的能力。这里的资源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表现为:1、信息不足以决策;2、时间不足以安排周密的计划;3、人员不足以支持工作强度和难度;4、资金不足以自由调配。

Abraham Maslow的Need-hierarchy theory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,由高到低分别是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、自我实现需求。

理解用户,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素质之一。

做产品要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和以实际情况考虑如何行动,不要试图满足所有用户,试图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是一个灾难,那会让产品变成一个臃肿不堪,谁都不满意的四不像。

优先满足哪些用户需求要和产品的商业目标要结合起来考虑。

用户研究方法,定性研究可以找出原因,偏向于了解;而定量研究可以发现现象,偏向于证实。两者都很重要,缺一不可。

用户研究过程步骤:明确目标、选择采集方法、制定采集计划、执行采集、资料整理,然后进入下一步的需求分析阶段。

用户访谈的常见问题:1、“说”和“做”不一致的问题。2、样本少,以偏概全的问题。3、用户过于强势,把我们往沟里带。4、我们过于强势,把用户往沟里带。

调查问卷的常见问题:1、样本的偏差,即样本与想了解的目标用户群体出现偏差。2、样本过少的问题。3、问卷内容的细节问题。

可用性测试的常见问题:1、如果可用性测试做得太晚(往往在产品将要上线的时候),这时发现问题也于事无补了。2、总觉得可用性测试很专业,所以干脆不做。3、明确是测试产品不是测试用户。4、测试过程中,组织者该做的和不该做的。

数据分析的常见问题:1、过于学术,沉迷于“科学研究”。2、虽然数据不会主动骗人,但我们经常无意或有意地误读数据。3、平时不烧香,临时抱佛脚。

伟大的需求分析师,可以无视用户想要的东西,去探究他内心真正的渴望,再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,或者说是用户正真需要的东西,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。

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:1、改变现状。2、降低理想。3、转移需求。

产品设计的最高境界——创造需求!

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的步骤:1、需求转化。2、确定基本属性。3、分析商业价值。4、初评实现难度。5计算性价比。

性价比=商业价值 / 实现难度(开发量)

产品经理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——热爱产品

做产品经理最大的快乐来源于实现自己的想法,而不是执行别人给的任务。

完!

坚持原创技术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